珠海金灣堅持“產業第一”全面提升能級量級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5.09億元,增長7.7%;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經濟社會發展再上臺階。2022年2月23日開幕的珠海市金灣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一份金灣區政府工作報告用簡明的語言和有力的數據概括了過去一年的成績。
2021年是金灣建區20周年、金灣與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體化運作的開局之年。圍繞成為珠海產業、交通、城市“三個中心”的建設目標,金灣區新的奮斗步伐已然邁開。梳理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的信息,不難發現“穩”和“進”的基調貫穿其間,高質量發展方向始終如一,產業強區的理念愈發堅定。產業格局、產業鏈、產業升級、產業集群、產業用地等關鍵詞被多次強調。
根據部署,珠海市金灣區確立將努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全省新的重要增長極”的奮斗目標,以珠海市委提出的“產業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為要”為工作總抓手,始終堅持“工業立區、智造強區”,完善城市功能、增進民生福祉。2022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
關鍵字大
堅持“產業第一”全面提升能級量級
何以為“大”?是大產業體量,是大城市格局,更是大發展前景。
“以非常之功,全面提升產業經濟能級量級。”在以“工業立區”的金灣看來,這正是響應珠海市“產業第一”的工作抓手,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一招,必須當成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來落實。
圍繞這一重要任務目標,報告提出,要全面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加快構建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產業格局,推動全區實體經濟在質的提升中實現量的增長。
以規上工業企業倍增計劃為牽引,金灣區提出,力爭2022年新簽約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0個,投資總額突破300億元。把精準招商作為重要手段,金灣將圍繞“5+2+N”產業集群主攻方向,重點布局晶圓制造和封測等行業領域,為廣東省打造集成電路發展第三極提供支持。
同時,根據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金灣將厚植生物醫藥產業優勢,推動高端生物技術企業和創新藥研發企業扎堆聚集;拓展新能源產業邊界,著力引進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光伏設備相關項目;發揮新材料產業對先進制造業的先導性、基礎性作用,全力挖掘新材料產業鏈增長擴容潛力。
為了確保項目引得來、留得住、做得大、能共贏,金灣區還著重強調要高效建設產業項目。以重點項目建設帶動有效投資,錨定111個年度省市重點產業項目和超300億元年度計劃總投資,力爭2022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家。推動儲備項目率先布局、成熟項目加快開工、在建項目提速增效,形成滾動發展的良好態勢。
把產業用地作為最珍貴的要素資源,金灣區提出,力爭年內閑置用地全面清理完畢,低效用地整治取得實質性效果,為產業發展騰挪空間。同時,要強化“熟地”整備,落實3000畝以上基礎設施完善、用地手續完備、可馬上開工建設的“熟地”,實現“土地等項目、落地即開工”。
在原七大工業園區基礎上,金灣正布局建設半導體產業園、新能源及裝備制造區、高端打印設備產業區三大新園區,加快完成高欄港綜合保稅區封關驗收,形成“7+3+1”專業園區布局,全面拓展金灣產業版圖。如實施工業園區投入倍增計劃,多渠道統籌投入30億元以上資金,大力強化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包括園區市政配套道路、工業污水處理管網等。
關鍵字快
高效推進投產建設跑出項目落地加速度
加快開工、加快建設、加快完成,系列階梯式的重點項目輪番上馬;加快構建、加快補齊、加快形成,針對短板空白的優化計劃排上日程;快速連通、快速路網、快速通道,交通基建的輸血管道迅速延伸……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快”無疑是出現最多的關鍵詞之一。從過去的發展成果來看,“快”有其實體支撐。
——簡化企業開辦流程,實現企業開辦最快半天辦結,全區登記商事主體達4.5萬余家,全年增長10.7%;開辟重點項目投資審批綠色通道,在全市首創“即備即復”、承諾審批和電子招標,備案審批時間壓縮三分之二;強力推進閑置用地清理和低效用地整治提升計劃,啟動處置閑置用地79宗、297.24公頃。
“快”也體現在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度上。去年,高景太陽能、粵電海上風電、景旺電子、崇達電路等27個項目順利投產,其中總投資170億元的高景太陽能項目從動工到投產僅用時140天,跑出項目落地金灣的加速度。這與金灣區實施重點項目掛圖作戰機制,推行“領導掛點”和“雙聯絡員”制度不無關系。去年,金灣區共高效推進省、市、區重點項目348項,累計完成投資422億元。
從具體發展數據來看,去年,金灣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4.67億元,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7%;外貿進出口總額792.59億元,增長28.7%;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均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
此外,隨著區域人才吸引力不斷增強,人才的快速聚集成為可能。去年,金灣區引進各類人才同比增長93.4%,學歷型、技能型人才增幅明顯。
關鍵字闖
強創新促轉型轉化發展新動能
如果說“快”展現的是金灣趕路的勁頭,那么“闖”則更多體現出金灣開路的勇氣。
第三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200億元;高欄港綜合保稅區封關驗收邁入沖刺階段;三灶科技工業園與三灶鎮實行一體化發展,三灶科技園躋身首批“廣東省特色產業園”……去年以來,一個個首創、創新接連涌現,好消息不斷傳來,也成為了當前金灣在強創新促轉型階段,發展動能不斷轉化的一個個小注腳。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從政府工作報告提供的一組數據來看,金灣區去年全年專利授權量增長11.21%,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78.4%,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0家、上市企業1家,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55.1%。
依靠多年來扎實推進的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金灣區目前已聚集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80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8家。去年,珠海國際動力港國家新能源汽車質檢中心投入使用,珠海國際健康港、金灣·智造大街等孵化載體入駐企業達到255家。
一批產業生力軍的集聚,讓金灣在發展路上的闖勁更有了底氣。去年,金灣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305家,科技產業隊伍不斷壯大。目前,金灣已累計兌現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等政策獎勵扶持資金近3億元,惠及企業1000余家。
此外,在民生領域,金灣也留下新的探索腳印。去年迎來全市首家公立精神康復醫院、首家區級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投入運營;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星級評定數量位居全市第一;打造省內首個“擁軍一條街”。
金灣區明確,要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努力成為全市改革開放的探路尖兵。
關鍵字融
融入東西“雙城”架構推動高質量跨越發展
上周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珠海市金灣區第五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產城融合勇當尖兵推動新時代金灣高質量跨越發展”的號角吹響。如何做好“融”這篇文章,將是接下來金灣區的一項重要考量。
金灣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務實之舉,統籌推動“產城融合、城鄉一體”建設。融入東西“雙城”架構,做優產業交通服務配套功能,增強城市承載力和輻射力,推動城市發展實現新跨越。
圖片
精彩推送
- 珠海金灣堅持“產業第一”全面提升能級量級
- 廣東支持廣州知識城與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發展
- 臨時搭建的“凱旋號”負壓硬氣膜實驗室在港啟用
- 廣東海關在省內多口岸建立供港物資通關綠色通道
- 廣佛高速將真正意義上成為全國首條到期免費的高速公路
- 經營場所攝像頭不可以隨意安裝 務必設置顯著提示標識
- 希慎興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3.83億港元 扭虧為盈
- 市面上老人鞋很多,該為老人選哪一款?
- 午評:兩市弱勢盤整創指跌1.25% 油氣開采板塊沖高
- 土地市場現回暖跡象
- 廈門象嶼:完成發行5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票面利率2.45%
- 華僑城集團:完成發行20億元中期票據 票面利率3.4%
- 建發房地產集團:完成發行10.3億元中期票據 票面利率3.55%
- 一名男子尾隨進女洗手間用手機偷拍被抓
- 公交車站被渣土車占據、人行道和綠地被轎車“霸占” 道路亂象何時解決?
- 谷愛凌蘇翊鳴等戴的彩色牙套有什么用?醫學專家:“運動牙套”護腦
- 貨幣基金“地板”收益跑不過銀行活期存款利息?
- 直播招聘正流行 “下單”選崗效率高
- 江蘇加強監管學齡前、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
- 南京房貸利率降了!最低5.5%
- 一不小心就運動過度 一不小心就被骨質疏松附身!
- 手機“護眼模式”真的有效嗎?
- 運動減重從打破久坐開始 記住這些減肥小妙招
- 天津市發出第一份份《家庭教育令》切實維護未成年子女合法權益
- 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元素融入津城的城市軌道地鐵
- 華發集團:完成發行10億元中期票據 票面利率3.9%
- 首創集團:完成發行8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票面利率2.06%
- 天津市清理整頓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等違法商業行為
- 河北省:2024年普通高考將繼續實行“3+1+2”模式
- 去年河北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各類民生領域案件35627件
- 美股周三收跌 大宗商品之王:預計美股今年或跌15%
- 華夏幸福債務重組進展:實施首筆約5億元現金兌付
- 大連萬達成立兩家萬達汽車科技服務公司,曾茂軍為法定代表人
- 上海首批集中供地即將開啟,40宗涉宅地塊總起拍價850.7億
- 北京吉祥大廈約4.22%股權掛牌轉讓 底價7903.4萬元
- 平安不動產回應“大裁員”傳言:消息失實,系常規業務調整
- 景瑞控股就今年3月到期票據提出交換要約,以改善現金流管理
- 恒茂高科負債急升償債能力弱 去年H1營收3億應收款2億
- 賽輪輪胎:新華聯控股被動減持1470萬股 變現1.87億元
- 甘李藥業:股東明華創新擬減持不超1123.08萬股
- 天力鋰能收現比低于0.3逾期賬款遠超凈利 產能有富余
- 晶科能源:補選王正浩為第一屆監事會監事 林強辭任
- 昱能科技3月2日科創板首發上會 1實控人為美國國籍
- 證監會同意軍信環保、新特電氣、宏德股份、銘利達、冠龍股份創業板IPO注冊
- 賽特斯3月2日科創板首發上會 實控人為美國國籍
- 劉尚希:穩定和改善預期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 OPPO Find X5系列再秀影像絕活,與哈蘇強強聯合
- 六樓住戶漏水四層樓的住戶遭殃 金地地產: 水管有問題
- 衛生間滲水發霉百安居已整改 影響7年生活客戶想討說法
- 在誼品生鮮購物 貨架標價和實付不一樣?
- 58到家兩期賬單13萬多元顯示0 "處罰"細節是什么
- 韻達郵寄的同城包裹“不翼而飛”價值 1萬2只賠1000元?
- 中駿集團再次提前回購3100萬美元票據 累計已購回1.31億美元
- 招商蛇口:預計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03.72億元
- 鋰電池板塊今漲3.11% 金銀河漲12.73%居首
- 網絡游戲板塊今漲1.20% 天娛數科漲10.12%居首
- 銀行板塊今跌0.56% 瑞豐銀行漲1.07%居首
- 元宇宙板塊今漲1.75% 天娛數科漲10.12%居首
- 商敬國:保障實體經濟發展才能促進保險業自身發展
- 中駿集團控股:進一步購回3100萬美元2022年優先票據
- 顧家好男人,捷途X70 PLUS對比宋PRO
- 紐泰格上市次日跌18.89% 存大客戶依賴癥去年凈利降
- 標榜股份跌9.90% 超募2.7億預計去年營收凈利雙降
- 金種子酒換手22.6% 停牌前漲停媒體質疑是否內幕交易
- 金地集團:完成發行17億元中期票據 票面利率3.58%
- 上海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掛牌40宗地塊 總起始價850.7億元
- 特藥服務再獲肯定 圓心惠保獲評“樂城建設獎”
- 人民健康去年第四季度理賠糾紛投訴量位列人身保險公司第一
- 新華人壽去年第四季度疾病保險糾紛投訴量位列人身保險公司第一
- 收評:指數走高創指漲2.82% 半導體、鋰電等賽道股反彈
- 西點藥業上市首日漲153% 募資4.6億核心產品銷售額降
- 中信特鋼漲2.2%收陰線 擬發行50億元可轉債
- 豫園股份:完成發行16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票面利率3.6%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調174個基點
- 中建三局:擬發行1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 元宇宙產業委一屆一次全委會召開 96家/人當選 28家/人落選
- 陽江陽春百對新人在“充滿愛的日子”喜結良緣
- 陜西建工收監管工作函 涉其他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 廣州海關以26個重點項目為抓手持續推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花都港成為“灣區一港通”項目的新成員
- 湛江坡頭持續開展“亮燈行動” 為當地群眾辦業務、解難題
- 廣州市稅務局公布一網絡主播偷逃稅案件
- 昨日清遠各婚姻登記處“加班加點讓新人高興而歸”
- 珠江三角洲供水形勢依然嚴峻 多地搶蓄保春耕
- 廣東國企通宵作業 運送超130車緊急物資支援香港
- 佛山千億大鎮荷城街道正在聚集更多的發展新動能
- 建城歷史超過500年的明城鎮 有望在滄江河邊崛起
- 2021年度東莞市鎮街(園區)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結果出爐
- 黃江以重點項目助推莞深融合 加快塑造“雙城雙核”城市結構
- 深圳市首個高星級綠色建筑建成標識出爐
- 招商蛇口:擬為十堰置業不超過7億元貸款提供擔保
- “喊全球吃澄海獅頭鵝”2022汕頭澄海獅頭鵝文化節開幕
- 深圳將拓展“海上看灣區”和“大灣區空海游”等觀光旅游品牌項目
- “江門暖企惠企十條” 掀起企業大干實干熱潮
- 廣東省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增強外商投資吸引力
- 廣東用好用足政府專項債券 大灣區內地九市新增地方政府債券2373億元
- 人保財險去年第四季度在山東理賠糾紛投訴量居財產保險公司首位
- 人保財險去年第四季度在山東投訴量居財產保險公司首位
- 人保財險去年第四季度在山東機動車輛保險糾紛投訴量居財產保險公司首位
- 長城華西銀行2021年凈利潤3.25億元 同比減少9.47%
金融
財經
要聞
公司
1月18日早盤,東鵬飲料高開高走。截至發稿已封死漲停,報172 15元。消息面,東鵬飲料于1月17日晚間發布業績報告,2021年歸母凈利潤預計11 5
詳細>>去年春節前年終獎拿了30多萬,今年一分錢都沒有了。在一家20強房企已經工作7年的地產人陳雯雯說道,而她所在的一線區域已是該房企業績最好
詳細>>在連續多次發布風險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醫療終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醫療高開低走,最高漲至88 88元,午后該股觸及跌停,截至發稿,報
詳細>>2022年,上海重大建設項目初步計劃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以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對擴大有效投資的支撐和牽引作用。1月18日,上海發布《2022年
詳細>>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袁達在發布會上表示,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民生。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復、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問
詳細>>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確保能源供應,是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受國內外多種因素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