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高質量推進文化建設
廣州塔上空,一場運用無人機編排的文旅快閃活動,讓市民游客倍感新奇;星海音樂廳,一曲融合廣州文化底蘊與人文情懷的交響樂《追光》完成首演,收獲如潮掌聲……近段時間,廣東廣州市為市民游客精心準備了2000多場文旅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眼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文以化之,文以鑄之,著眼于人、落腳于人。廣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新擔當新作為高質量推進文化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廣植文脈之根,傳承弘揚廣州千年城脈、文脈、商脈,創作更多新時代文藝精品,優化公共文化服務,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表示。
文化遺產續文脈
入夜,坐落于廣州荔灣區的永慶坊燈光璀璨、人流如織。剛下班的市民羅建發趕來赴一場老友之約。
一家美食小店,幾位“老廣”相逢,點上鮮蝦云吞、咖喱魚蛋、荔枝冰粉等地道美食。
品完美食,沿街漫步,羅建發再次細細打量這片歷史文化街區。
鑾輿堂、寶慶大押等具有嶺南特色的歷史建筑,粵劇曲藝、手工印章雕刻、西關打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燈會、城市音樂會等文化活動……悠久歷史孕育出多彩文化,廣州賡續文明的同時,也讓老建筑、老商鋪更顯青春活力。
“我們采用微改造‘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保留70余處建筑遺產、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原1.2公里騎樓街傳統風貌。”荔灣區住房建設園林局二級調研員江偉輝介紹。
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廣州多措并舉,保護傳承利用傳統中軸線文化遺產,歷史文化街區連片保護提升,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賡續廣州城脈、文脈、商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目前,廣州擁有歷史文化街區27片、歷史建筑828處,非遺代表性項目216個,紅色旅游資源點526個。2023年,廣州接待游客2.34億人次,同比增長51.8%。
今年恰逢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創辦100周年,9月28日,“從農村理解中國革命——1921—1949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歷史展”舉辦。
展覽巧妙利用古建筑內部構件造型,搭建“地主宅院”場景,以宅院門口“斧頭劈開新世界 鐮刀割斷舊乾坤”的對聯聯結起展廳內外的古建筑,并依托過道空間搭建皮影戲臺,輔以長條形獨立柜、活動展墻,規劃出了一條令人耳目一新的展示線路。
“他們百折不撓的堅定信仰、救國救民的犧牲奉獻,在100年后的今天仍具重要價值。”農講所教員后人、彭湃烈士孫女彭伊娜仔細翻閱資料,深深為革命先輩的事跡所感動。
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聽一場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故事會,在廣州市文化館預約大吳泥塑體驗課……眼下的羊城,各類互動沉浸式文化體驗活動接連舉辦,讓參與者在非遺技藝體驗中感知文化魅力,在革命傳統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
文化產業結碩果
輕盈的泡泡緩緩升起,營造出夢幻般的氛圍;璀璨的火花四濺,點燃觀眾的熱情……日前舉辦的廣州文交會上,惠浦特效展區以其獨特的舞臺演出和文旅特效技術,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全方位滿足其視覺、觸覺與聽覺的盛宴。
作為廣州文化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廣州文交會參展參會規模、成交金額和行業影響力逐年提升,品牌效應和輻射功能逐步凸顯。
今年廣州文交會上,同步舉辦了廣州電影產業博覽交易會。首屆中國電影制片人榮譽盛典等600多場活動集中展示電影產業發展成果,電影主題展區、電影科技展區和電影衍生產業展區三大展區吸引220家參展企業,150個項目簽約,交易額達60億元。
“廣州影博會與國內其他電影節展活動錯位發展,聚焦電影產業交易、科技創新和消費市場,鏈接電影產業上、中、下游,促進電影制作、電影投融資、電影交易和衍生品市場建設。”廣州市文聯副主席、廣州影博會執行組長皮健介紹。
展會繁盛是廣州著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的一個縮影。目前,廣州已打造創意設計服務、文化裝備及消費終端生產、動漫游戲3個千億級文化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文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企業,現有上市文化企業49家;推動總投資超1000億元的重大文旅產業項目20余個。
增量產業枝繁葉茂、欣欣向榮,傳統文化產業也在破繭成蝶、轉型升級。
步入天河路商圈的廣州購書中心6層“幸會享悅空間”,暖調燈光下,讀者鐘雪竹端起一杯現場沖調的卡布奇諾,書香與咖啡香撲面而來,溫馨舒適。
“同樓層設有咖啡廳、音閱餐吧、展廳,還能參加名人名家講座、作家新書發布會,參觀文化藝術主題展覽。”鐘雪竹表示。
從傳統書城到綜合性文化服務提供商,從書業營銷到“閱讀+”和“文化+”服務……廣州購書中心開業30年來,不斷嘗試華麗轉身,持續提升綜合性文化服務的市場化運營效能。
“推動門店從做書店向做平臺轉變,促進實體書店與文商旅融合發展;推動經營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展現品牌文化服務綜合實力;推動員工從營業員向業務員轉變,激發人才隊伍干事創業的活力。”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海榮說。
數據顯示,2023年,廣州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582.34億元,同比增長15.92%。
文化盛宴惠民心
微風中,燈光亮,琵琶響。演員們登上舞臺,奉上精彩舞蹈。伴隨著絢麗多彩的追光燈,一幅穿越千年的絲路長卷徐徐展開,陶醉了臺下觀眾。
“始建于明代的五仙觀被譽為‘廣州祖廟’,海絲文旅周主會場活動在此舉辦,形成古今交融的文化場景,進一步擦亮文化名片。”越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靜表示。10月16日起,越秀區舉辦海絲文旅周活動,穿插“游、演、展、娛、購、食”六大主題玩法,開展近百場文旅商貿活動,再現海上絲綢之路繁華圖景,共吸引逾300萬人次參與。
廣州公共文化供給365天不間斷,越織越密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提質增效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多種類、多形式的文化活動覆蓋全年齡層,讓市民共享文化建設、文藝創作、文化發展的成果。
白云山下,麓湖之畔,璀璨奪目的藝術光影秀點亮夜空,也點亮了一座廣州的文化地標。9月22日,廣州人民藝術中心啟用,多場展覽展演同步推出。
“這是家門口的藝術中心,是我們老百姓自己的藝術中心。館內藝術門類很全、藝術水準很高、出片效果很靚,已成為街坊們的新晉打卡地。”廣州市民李小紅是麓湖的老街坊,也是一名文藝志愿者,家門口坐擁文化場館,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觸手可及”。
一年來,廣州市文化館新館、廣州粵劇院新址、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及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廣東文學館)、廣州嶺南書院·隔山書院等文化新地標陸續與公眾見面,投入運營以來接待公眾近500萬人次,為群眾提供了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廣州公共文化服務既在文博場館中,也在社區農村、在群眾身邊。廣州歌舞劇院走進增城廣場,開展“文藝進基層”惠民演出活動;越秀區“020赫茲”城市音樂營地在農林下路商圈舉辦小型音樂會;文化名家在東秀湖畔的“花城書房”特色閱讀空間分享創作心得……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廣州公共文化服務在空間上布得更廣、在基層中走得更深,以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新山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1日 01 版)
精彩推送
- 廣州高質量推進文化建設
- 小紅書亮相中法?匠心游園會,共話生活方式營銷增量
- “雙11”提前漲價為何成了明規則?
- 北京與多倫多恢復客運直航
- 廣州入選“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名單
- 西藏布達拉宮:粉刷后煥然一新
- 福建舉辦禮樂大會 現場華服錦簇
- 寒山優品:打造您的品質生活新選擇
- 福利院送溫暖——傳遞愛心,溫暖人心
- 速看,雅風寧齒痛消炎靈顆粒竟然可以解決您這么多口腔健康問題
- 中荷人壽:精耕綠色金融大文章,推動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三亞校園:讓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 無錫錫山邀中外賓朋赴“金秋之約” 見證111個項目集中簽約
- 廣西開展農民工技能“大比武” 助力鄉村振興
- 2024年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展開幕
- 文物保護法增新規 追索和收回流失文物不受時效限制
- 西安聚力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助推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
- 歷史新高!年內經橫琴口岸通關車輛首次突破200萬輛次
- 遼寧省人社廳“聚智 惠企 助振興”專家企業行活動在阜新市啟動
- 東北首家新華書店升級改造后正式迎客
- 最大70歲最小18歲 近700名冬泳“泳士”競技牡丹江鏡泊湖
- 黑龍江邀約海內外游客:甜味豆腐腦已經備好了
- 中韓企業合作交流會舉行:搭建平臺促合作共贏
- 民族英雄劉永福后人:“未了之志”成家訓
- 多維度促進兒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 專家建言“因材施教”
- “第五屆粵港澳高校會計商業知識競賽”決賽在東莞舉行
- 湖北神農架:斑斕染山林 秋景惹人醉
- “升級款”展品齊聚進博會 一再刷新創新領域“中國速度”
- 來自“張騫故里”的柑桔:產銷兩旺 飄香絲路
- 【新疆故事】“喀什古城”甜點創意者:把美麗喀什“復刻”在慕斯蛋糕上
- 安徽蚌埠著力打造城水相融“靚”生態
- 云南百年古村變身旅居新寵
- 第八屆湖南藝術節在長沙開幕 展示近三年文藝事業新成果
- 進博會首展首秀引領醫療創新潮流
- 徐西鵬:突出僑校特色 探索文化融合
- 重慶:越南樂器演奏西游記主題曲 奏出東南亞“風味”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多款新式武器裝備將重磅亮相中國航展
- “紅鷹”飛行表演隊亮相珠海 空中舞蹈絢爛多姿
- 黑龍江漠河:“雪國列車”啟程 冰雪游迎熱潮
- 兩岸青年“客家祖地”福建龍巖共話新媒體發展機遇
- 西寧南北山建設35年:由“感受到”轉為“享受到”
- 進博會亮點回顧 這次主打的AI的三星有多牛?
- 三星“全勤”進博會,深耕中國市場信心足
- 2024中國義烏文化用品秋季展覽會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啟幕!
- 盤點進博會:三星AI手機引領創新 賦能美好生活
- 三星進博會大秀AI,創新科技碰撞未來生活
- 三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在進博會上推出新品—— 創新賦能美好生
- 高通錢堃:以知識產權保護助推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
- 全面升級!微眾銀行與中交電商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助力交建云商鏈屬中小微企業降本增效
- 東方之約 再續新篇
- 高通攜手伙伴依托5G-A提升XR體驗,成功入圍進博會“2024新消費創新案例”名單
- 高通獲頒“2024新消費創新案例”,5G-A推動數字消費高質量發展
-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再登進博會中國館 以國禮形象展現中國風采
- 國家鐵路創新研究院在重慶永川揭牌
- 第二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合作大會在廣安市舉行
- 富士康鄭州工廠已累計生產智能手機超12億部
- 南京發現東吳張昭家族墓 出土兩方龜紐金印
- 鄭州航空港區何以成為國際化航空city?
- 粵港澳公路自行車賽11月下旬在珠港澳三地舉行
- 2024年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總決賽在海口開賽
- 探訪四川廣元古蜀道翠云廊
- 新疆吐爾尕特口岸降大風雪 中吉雙方保通關順暢
- 七屆“全勤生”高通已經確認參加明年第八屆進博會
- 四川廣元:劍門關景區吸引游人
- 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抵達珠海
- 棗莊辣子雞炒雞大賽舉行 廚師現場火熱開炒
- 西藏拉薩:雪后布達拉宮美如畫
- 技術裝備展區吸引觀眾
- 黑龍江今冬升級“寵客”模式 多舉措服務海外游客
- 山西旅游持續升溫 未來如何再攀“高峰”?
- 山西長子:田野好“豐”光 大蔥收獲忙
-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與產業緊密合作共拓全球市場
- 立冬大回暖來了!我國大部氣溫顯著偏高 局地氣溫重回9月中下旬
- 第十六屆世界美發大會廈門啟幕 薈萃世界美發藝術
- 中新教育丨西藏那曲市林草局與西南林業大學向基層小學捐贈 送教進校園
- 內蒙古與黑龍江共建大興安嶺旅游聯盟
- 國際賽事落地京山 助力軟式網球運動躍上新臺階
- 寧夏銀川前三季度投資增幅位居西北五省省會(首府)城市第一
- 中新教育丨央音講師情牽高原:無悔選擇 用音樂為孩子筑夢
- 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全新換裝重返中國航展
- 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在北京開幕
- 山西文旅:“悟空”流量下的堅守與突破
- “鏡中行旅”主題展覽亮相上海當代藝術館
- 新能源車的保險如何投保
- 三星進博會七大展區全揭秘,創新科技引領消費升級
- 今年的進博會,這里滿滿“未來感”
- 七登進博舞臺,伊利金領冠以科研實力打造嬰配粉創新“標桿”
- 三星七赴進博會,AI創新助力中國新質生產力
- 三星亮相進博會,AI顯示“玩”出新花樣
-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5G與AI的融合正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
- 小恒數科: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與應用場景
- 連續七年亮相進博會,高通攜手合作伙伴共贏智能計算新時代
- “青年”姚明鼓勵年輕人看一看世界
- 重頭戲開始,中國持續為消費加油門
- 當天南海北的師生坐在“云課堂”里
- 川陜交界曾家山數萬畝林海披上“黃金甲”
- 青海55項稅費優惠政策支持綠色算力產業發展
- 古城南京秋色斑斕“詩意濃”
- 文旅局副局長英語帶貨走紅:讓大家感受東北人的熱情
- 專訪“大數據之父”舍恩伯格:虹橋未來將趕超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