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正在由大樞紐向網絡化樞紐升級
當首趟檢測列車從鶴山出發,沿南沙港鐵路駛向南沙,南沙港鐵路開通在即,廣州港正在大步奔向海鐵聯運時代。
萬舶爭先、百舸爭流,廣州自古是南方交通貿易“重地”,海上絲綢之路由此發祥。作為始發港的廣州港,始終與廣州城市發展相生相伴,歷經兩千年依舊長盛不衰。
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廣州憑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而立而強,港口發展更是與國家發展大局同謀同進。
立足于此,加快構建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以區域合作深化建設開放引領的世界一流港口群、以創新引領打造現代化港口,成為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港集團)的不二選擇。
從資源的集散看體量,從區域的通達看廣度,廣州港的興盛成為廣州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支點,其影響力又沿交通干線向灣區、向廣東、向全球輻射,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保障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平穩運行,鞏固了廣州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
港口型物流樞紐加快建設
不久前,南沙港區糧食及通用碼頭擴建工程水工主體結構完成施工,距離明年擴建工程全面完工又更近了一步。屆時,南沙糧食通用碼頭預計新增年通過能力1249萬噸,鋼鐵、成套設備、紙漿等物流分撥和中轉速度進一步加快。
港口是交通運輸的重要節點,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在當前全球共同抗擊疫情的大背景下,港口在有序推進全國復工復產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促進國際經貿發展、保障產業鏈物流鏈穩定暢通,廣州港憑借自身實力硬核“抗疫”。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廣州港集團科學做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統籌”,各大碼頭維持365天24小時港口運作,滿載貨物的集裝箱貨車川流不息,彰顯國際大港的韌性。
廣東省港口與航運發展報告顯示,去年珠三角水路貨運量為85264萬噸,廣州市以42225萬噸占比近半,而廣州港又占據了其中的二分之一。
全球疫情風險未解,經濟復蘇挑戰重重,廣州港作為廣州南端濱海“支點”,支撐著廣州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撬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發展前行。
今年6月,倉容25.2萬噸的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北區倉庫開倉投產,力造“灣區國際集拼中心”,以“磁場效應”引貨流、聚人氣。
與北區工程間隔200余米的南區工程(廣州南沙國際冷鏈項目)作為農產品供應鏈“鏈主”單位,以自身46萬噸的“重量級”倉容壓穩廣州市民“菜籃子”,打通農產品全程供應鏈、推動華南農產品向“產銷一體”規模化發展,帶動冷鏈業務和區域經濟發展騰飛。
經濟與民生“兩肩挑”,廣州港集團向前的步伐越邁越大、越邁越快。
新進展一個接一個傳來,一批批港口重點項目迎來試投產和交工驗收: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南沙四期工程多系統聯合聯調成功暨1號海輪泊位交工驗收、近洋碼頭工程實現滾裝船“安吉26”輪成功靠泊、新沙二期工程實現糧食散貨船“中糧東南”輪成功首靠,隨著南沙港鐵路通車在即,南沙港將突破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
在這里,一張涵蓋集裝箱、糧食、商品車、綜合倉儲物流等多個方面的港口綜合物流服務網絡越織越密……
在這里,一條更穩定、更低成本的南向物流通道,正從廣州港向灣區、向內陸、向更廣袤的世界延伸。
廣州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益波表示,廣州港正加快推進港口型國家綜合物流樞紐建設,著力提升綜合樞紐能級,完善港口服務功能,拓展多式聯運網絡,努力建設“樞紐港口”“效率港口”“平安港口”“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為廣州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和全球經貿復蘇貢獻港口力量。
陸海聯動“串珠成鏈”
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進出口轉關貨物手續一次辦結,去年底,粵港澳大灣區一港通(以下簡稱“灣區一港通”)落地南沙港,實現南沙口岸與屬地口岸監管協同、通關互認。至今,已有多家企業的多種商品從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地市的內河碼頭匯集至廣州南沙港進出口。
朝前,海洋一望無垠;朝后,珠江腹地廣闊。港口是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貢獻者。連結河海,廣州港集團奮力推動廣東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
“要加快完善港口綜合物流網絡,深化‘內引外聯’、串珠成鏈、互聯互通,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以‘樞紐港口’建設支撐經濟產業發展。”廣州港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黃波表示。
月初,隨著“仕泰308”輪順利靠泊廣州云浮國際物流港都騎通用碼頭一期泊位,廣州云浮國際物流港成品鋼材裝船業務正式開展,進一步優化周邊貨源物流路徑、降低物流成本,為當地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這是廣州港集團推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縮影,“支撐有力、經濟高效”的西江黃金水道內河樞紐港,與廣州港南沙港區、黃埔港區協同聯動,保障西江流域水上運輸,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如今,廣州港正在由大樞紐向網絡化樞紐升級。身為全國港航業龍頭企業,廣州港集團以投資推進形成以廣州港為核心,粵西、粵東沿海經濟帶港口為兩翼,以及中山港、佛山港、云浮港、韶關港、陽江港等珠江-西江內河港口多支撐的“一核兩翼多支撐”港口群聯動協同發展新格局。目前,廣州港集團已在省內9個城市的港口投資布局。
高效的服務效率,優良的營商環境是港口賴以發展的重要因素,促使廣州港生產穩步增長、物流產業日漸壯大。
近年來,口岸部門推動了一系列的創新制度和創新項目落地發展,促進南沙大灣區航運樞紐高質量發展,如支持企業運用鐵路、海運貨輪、中歐班列、小型船舶等多種運輸路徑將貨物集聚南沙,疊加進口拆箱、出口集拼、國際中轉等業務類型實現全球分撥等。
以南沙港區為中心,72條廣州港“穿梭巴士”串聯起南沙樞紐港與內河支線港,聯通粵港澳,全面覆蓋珠江、西江、北江水網,“灣區一港通”業務覆蓋10個港口、29條海鐵聯運班列線路穿梭……江海聯運打開內陸腹地,廣州港向國內內陸腹地以及全球主要港口的輻射力越來越遠、越來越強。
海陸絲綢之路無縫對接
隨著火車汽笛一聲長鳴,近日,滿載100個集裝箱貨物的“港鐵號”中亞國際班列從廣州集裝箱碼頭緩緩駛出,發運至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
這是從廣州港發出的首趟中亞班列,也是今年第10列中歐班列,構筑起一條廣東等泛珠三角區域貨物“走出去”穩定、高效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打造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廣州港集團助力“廣貨廣出”。
今年4月,廣州港成功首開“下元-阿拉山口-波蘭馬拉”港鐵號中歐班列,以1.5億元創廣東單次班列貨值之最;10月,首批86個湘粵非海鐵聯運班列“株洲-南沙港”的集裝箱,搭乘“中遠營口”輪從廣州港南沙二期碼頭,起航前往非洲肯尼亞蒙巴薩港。
其中,湘粵非海鐵聯運通道在構建從湖南及周邊省份經濟腹地到非洲大陸各國“端到端”的全程物流通道上尚屬首次。全程提單、一票到底,“腹地對腹地”“門到門”的物流服務跨越省界、國界,形成輻射全國,支撐泛中非貿易的物流大通道。
從海洋到陸地,絲綢之路的脈絡在這里延續,“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無縫聯運對接,廣州港集團以開放之姿,迎國際貨流,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疫情的影響仍在,航線增加卻給予更強的信心。廣州港集團致力于讓開放的紅利與世界共享,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實現共贏,如今更多的企業、更多的航線正通過這條黃金水道互通有無,激活了中國發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
截至2021年11月底,廣州港外貿航線達到140條,其中南沙港區外貿航線達134條,目前共有30條海鐵聯運班列,今年預計海鐵聯運完成量同比增長39.2%。
加密國際合作的步履不停,廣州港物流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年底南沙港鐵路建成通車后,南沙港區將實現中歐、中亞班列與國際海運、海鐵聯運并存的過境運輸高階模式,成為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
更開放、更通達、更便利,廣州港將交通“流量”轉化經濟“留量”,為廣州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中,廣州排名由2017年第23位躍升至2021年第13位。廣州港國際大港地位在鞏固,輻射力和影響力在增強,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加速推進。
大樞紐、大網絡,大平臺、大開放,樞紐能級不僅代表實力,更代表著責任和擔當。廣州港集團承擔著廣州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重任,以江海聯運聯通內陸貨源、拓展國際市場,加快發展樞紐經濟、提升樞紐能級,助力廣州建設成為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城市。
謀全局,致長遠。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于關鍵處落子至關重要。千年大港背后的開放決心,展現了中國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
圖片
精彩推送
- 廣州港正在由大樞紐向網絡化樞紐升級
- 廣東前1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58.8%
- 梅州市:抓住產業振興關鍵 做強做大農業產業
- 清遠南峽山徒步線有了應急救助箱 以備驢友急救使用
- 粵北山區迎來霧凇冰掛 寒潮撩撥起了廣東人民的逐雪熱情
- 寒潮襲向粵北 清遠連州全力做好困難群眾御寒工作
- 受寒潮影響 韶關各縣(市、區)發布寒冷紅色預警信號
- 2021年廣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安全生產應急演練活動在南沙舉行
-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開幕
- 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9宗宅地成交
- 融創中國:擬12月27日全額償還將到期的6.2億美元私募債
- 世茂服務:進一步審慎考慮擬與世茂股份之間的關連交易
- 招商積余5362萬元收購上航物業 新增在管面積222萬平方米
- 眾安智慧生活招股書失效 在管面積約1080萬平方米
- 大家人壽減持金融街3510萬股,持股比例降至約10%
- 箭牌復合輕紋磚x李友友:極簡?留白不僅是空間搭配的黃金法則,更是人生信條
- 中國中鐵:擬與中國人壽共同設立國壽鐵工基金
- 金融街:擬出售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予金融街集團
- 國企責任與擔當 京投發展致力東壩 TOD 綜合開發
- 金地14.84億元競得北京門頭溝1宗居住用地 溢價率1.64%
- 金茂11.68億元競得北京門頭溝1宗居住用地 溢價率1.57%
- IP化適應時代發展 卡慕推出IP形象“劉畢梵”
- 民生保險獲“2021中國人身險風險管理十佳保險公司”稱號
- 平安銀行信用卡《笑5fin鐘》破圈背后:品牌如何做好Z世代營銷
- 總規劃面積2.1萬畝 絳縣涑水新區(一期)項目開工
- 山西省旅游協會旅游飯店分會成立大會在太原召開
- 最高給予500萬元獎勵!太原進一步完善企業掛牌上市的財政獎補政策
- 山西省公布農村電商強縣強鎮名單
- “山西垣曲北白鵝兩周墓地考古成果”入選“2021年度十大考古新聞”
- “11月4A級景區品牌500強榜單”出爐 壺口瀑布景區入列榜單TOP10
- 第六批綠色制造名單公布 山西省27戶企業2個開發區上榜
- 大同、長治等3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好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平均水平
- 晉城市成為山西省目前首個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城市
- 瓴岳科技:呼吁理性消費 珍愛信譽財富
- 全城打Call 奇瑞QQ冰淇淋即將“起飛”
- 再下一城!圓心惠保助力河源市“槎城河家保”重磅發布
- 膜法贏未來 膜法世家2022戰略發布會開啟新篇章
- 蒙古之象“喬小金”上線,絨言絨語萌物軍團再添新軍
- 雙線聯動發布,Brother燙金機震撼登場
- 九河下梢,渤海之濱 天津迎來了第617個生日
- 天津地鐵3號線營口道站將調整運營組織模式
- 帶你提前感受天津地鐵4號線南段的“蒂芙尼藍”風格
- 一網民因發布“一學校出現病例”不實信息被拘
- 天津港保稅區已聚集百億貿易規模的龍頭企業近20家
- 設立公證法律服務窗口 天津港保稅區將力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 天津地鐵7號線一期工程有序推進中 區間盾構14次穿越地鐵線路
- 天津市:到2025年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高于90%
- 《北辰英雄譜》首發 18名英杰人物事跡和149名烈士簡況提供了鮮活榜樣
- 5個特色區域 改造后的“遇廊”成為天津生態城戶外休閑活動新去處
- 600多歲的天津 沒了城墻有了“圈子”
- 隧道機動車尾氣收集治理設備亮相鼓樓區
- 南京實施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3617戶 56戶年度任務全部完成
- 16類證照電子化!江蘇省實現交通運輸電子證照全覆蓋
- 南京優質醫療資源進一步擴容 一系列醫院新院區即將投用、建設
- 南京:明年1月1日起有意愿、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均可落戶金陵城
- 容顏不會老、人設不塌房......虛擬人能否借勢上位
- 南京“開設電影院一件事”審批服務為企業提供便利
- 梅園新村以“梅”為符號為街區注入新活力 香林寺溝用“香”傳承紅樓文化
- 搶票軟件有個人隱私泄露風險 遇到退改簽等可能遭遇麻煩
- 南京橋北客運站舊址冒出不少違建
- 中國電建擬對天津海賦地產實施“債轉股”,涉資163億元
- 天津第三批集中供地收官:11宗地塊收金近77億元,萬達等落子
- 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7宗地均獲1家主體報名,4宗下周現場競價
- 大家人壽累計減持金地集團5%股份 持股比例降至5.43%
- 藍光發展:控股股東被動減持不超過6069.86萬股股份
- 宋都股份:董事長俞建午被證監會處以1.1億元罰款
- 中國華融:非公開發行H股股份獲中國證監會核準
- 陽光城:因個人資金需求 執行董事長朱榮斌減持454.61萬股 減持均價3.3元/股
- 上交所向藍光發展發問詢函:要求說明交易作價僅為1元原因及合理性
- 中海地產:21億元公司債券將于12月24日上市
- 杭州年末土拍“回暖” 半數地塊觸頂搖號
- 華發股份:擬回購注銷2.7萬股限制性股票
- 萬通發展:嘉華控股解除質押1170萬股股份
- 藍光發展:重慶悅寧山擬受讓重慶煬玖100%股權 對價1元
- 共促眼科事業進步 鄭州童瞳眼科參加中烏兩國眼科醫學發展交流會
- 尋訣2021丨遠洋集團:穩健、健康
- 萬達7.88億元摘得天津1宗商住用地
- 天津“兩集中”供地11宗地塊攬金76.74億元 萬達、中鐵二十一局等均有斬獲
- 京投發展:4.46億元中期票據獲準注冊
- 中新集團:為中新春興不超過1.84億元融資延長擔保期間
- 華潤置地:簽訂1億美元貸款融資協議
- FAENZA法恩莎 X 亞洲設計藝術十堂課:以設計引領藝術生活
- 博主打卡紛至迭來 冰雪時光鮮橙奶茶有多“火”
- 夢想加與五礦商管達成戰略合作,優勢互補共建資管新體系
- 25%股權摘牌 東風悅達起亞正式去“東風”
- 31省房地產開發投資:15地增速跑贏全國 1地五倍速領跑
- 北京首置20億元資產支持ABS被上交所終止
- 北京明天投資2.49億元競得金華1宗商住用地 溢價率1.34%
- 嵊州城建8.33億元底價摘得紹興1宗商住用地
- 農墾地產總價21.83億元摘得天津2宗地塊
- 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下滑 最新硅料價格成交數據公布
- 金鼎亨企業IP“喬小金”上線,引領鄂爾多斯購物新風尚
- 2021年電改“里程碑”回顧:對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的再認識
- 浙江省最大海上風電項目——華能蒼南4號首臺風機順利完成安裝
- 前11月全國風電新增裝機2470萬千瓦
- 國首個省級碳交易平臺——山東雙碳智慧服務平臺在濟南建成
-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環比下行3元/噸
- 全國主要產煤省份基本呈現一省一家主要煤炭企業的格局
- 注冊資本擬為1.8億元 重慶鋼鐵擬與寶鋼資源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
- 蘇洼龍水電站總裝機1200兆瓦 單臺機組容量300兆瓦
金融
財經
要聞
公司
保險資金投資公募REITs開閘了!11月17日,銀保監會下發《關于保險資金投資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詳細>>巨頭支付互聯互通再迎新進展。11月16日晚,北京商報記者從騰訊方面獲悉,微信小程序支付自助開通銀聯云閃付功能正式上線,商戶可以在微信支
詳細>>德克士搶占一線市場的計劃似乎有變。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發現,2019年新開的德克士精選店已經關閉,該店正是其針對一線城市推出的新門店
詳細>>北京市各區正積極搶占首店資源。1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發展首店經濟依舊是門頭溝、懷
詳細>>網游《魔獸世界》推出經典懷舊服僅2年時間,懷舊服中的懷舊服又迫不及待地上線了。11月17日,《魔獸世界》懷舊服正式上新經典舊世賽季服。
詳細>>綠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田機械)將于2021年3月18日首發上會。綠田機械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200萬股,占發
詳細>>